中國網:兵工物資陽光e采 破解軍工供應鏈難題 |
||
|
||
近日,中國兵工物資集團在西安市正式啟用屬地化服務的核心樞紐——陜西中兵雁塔區節點倉及區域服務中心。這一科技型供應鏈服務體系的落地,標志著軍工行業在解決工業品采購及供應鏈領域“需求散、響應慢、成本高、管理難”等長期痛點上邁出關鍵一步。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在陜12家單位代表齊聚現場,共同見證這一創新實踐。 采購之困:工業品供應鏈存在多重難題 “過去采購部門80%的精力耗在協調供應商和驗貨上,生產部門卻還在等米下鍋,一線員工急得跳腳。”北方惠安采購負責人在交流會上坦言,物料名稱不統一、驗收標準模糊,庫存積壓等采購問題長期困擾軍工企業。 兵工物資集團電子商務平臺業務專家分析,軍工生產對供應鏈的穩定性要求極高,但傳統采購模式存在四大難題:“小散特急”需求零散導致采購清單準確率不足40%,專用物料庫存積壓資金占用高,手工記錄引發賬實誤差超10%,應急采購頻繁推高間接成本。 破局之道:“1+5”網絡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 針對行業痛點,兵工物資集團立足服務國家戰略、服務國防軍工、服務兵器工業集團高質量發展的職責定位,以需求為牽引,以“1個中心+5大網絡”為骨架,以公司本部為規劃、建設及控制中心,以中國兵器陽光七采電子商務和軍工物流兩大平臺為支撐,協同16家子公司發揮區域輻射優勢,統籌資源、控制、倉儲、物流、服務等5大網絡建設,助力客戶實現“陽光e采”。鏈接整合“中心倉-節點倉-前置倉-線邊倉-客戶倉”五級倉儲網絡結構,數智賦能鍛造韌性供應鏈服務網絡,為客戶提供屬地化、多元化服務保障。 在陜西雁塔區節點倉,系統正在搭載和測試自主研發的OMS(訂單管理系統)、WMS(倉儲管理系統)、TMS(運輸管理系統)平臺,以實現節點倉自動化補貨、多網數據融合、全鏈路數字化管控等突破,預計庫存周轉率將提升25%,綜合運營成本下降18%,庫存共享與智能補貨技術使服務響應時效提升50%。“以前采購就像‘猜謎’,現在清單明明白白,掃碼驗貨還能實時上傳系統。”某企業采購員說。 轉型樣本:從“第一公里”到“最后一公里” 北方惠安公司是陽光e采的首批試點單位。該公司生產輔料品類超萬種,過去因物料名稱與市場標準脫節,采購清單準確率不足40%。兵工物資集團針對該企業選型難、比價難、入庫難以及管理成本高等采購問題,以需求為導向,定制打造需求轉化、配送驗收、售后響應一站式服務模式。 自2023年6月開始,兵工物資集團組建專項駐場服務團隊,與企業14個部門密切協作,將1.2萬條“內部語言需求”轉化為1萬項市場通用清單,覆蓋年度采購量的80%,實現了需求標準化。推行“包、簽、證、書”標準化流程后,質量追溯效率提升70%。 正在積極推進實施的廠區高級服務網點項目,提供駐場選品、應急配送、培訓交流等8項服務,將實現7×24小時需求轉化、庫存智能調度、精準配送驗收一站式閉環。2025年年初,北方惠安公司急需采購一批吊裝帶,服務網點及時響應需求,同步協調廠家直接發庫存貨,用時不到2天即完成交付驗收。“這樣的采購任務,過去可能要耗時10來天才能完成。現在突發需求48小時內就能解決,生產線再不用‘干等’了。”兵工物資集團陜西中兵駐場服務隊員表示。 經過近2年的探索,北方惠安公司采購成本降低3%,年度節約資金近百萬元。目前,該服務模式已在西北工業集團、電子院等20多家單位復制推廣。 智能升級:前置倉開啟“零庫存”實踐 在北重集團,兵工物資集團為其定制打造900平米前置倉,備貨5.4萬件刀具,通過“隨用隨領+自動補貨”模式,助力企業刀具庫存壓降2000萬元,領用效率提升75%,實現綜合降本逾百萬元。 “以前領個刀具得跑三四個部門簽字,現在掃碼就能取貨,像掃碼取礦泉水一樣,省時又省力。”北重集團一線操作師傅對智能貨柜贊不絕口。 2020年至今,兵工物資集團已免費為生產企業部署智能貨柜和數控刀具柜共計129臺套,其中智能貨柜投放68臺,智能刀具柜投放61臺。創新課題“基于央企采購平臺的前置倉應用和采購過程精益管理”榮獲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管理創新獎。 管家式服務:從“手工臺賬”到“智慧云倉” “倉庫過去全靠手工記錄,賬實誤差常超10%”山柴公司倉儲主管回憶,“現在‘云倉’系統一掃全搞定,誤差幾乎為零。” 在山柴公司倉庫改造項目中,兵工物資集團引入云倉系統與物流管理團隊,按ABC分類法重構倉儲區域,庫容提升2.3倍,嵌入失效預警、安全庫存計算功能,呆廢料率從15%降至5%。引入激光導航AGV叉車和自動包裝機,實現“掃碼出入庫+批次溯源”,高位貨架存取效率提升30%。云倉系統實現訂單狀態、物流軌跡實時可查,零距離精準投送,領用周期從14天縮短至3天,生產效率提升12%。改造后的倉庫庫存周轉率由77%提升至90%,年綜合成本節約800余萬元。 “現在系統自動提醒補貨,再不用半夜爬起來盤庫了。”這位倉儲主管笑著說。該項目為軍工行業數字化倉儲提供了可復制的“樣板工程”。 未來愿景:從“保供”到“創值” “云倉不僅是倉庫,更是數據金礦。”兵工物資集團數科公司北方云景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將持續加快研究應用AI、大數據、數字孿生等先進技術,編制《工業品供應鏈服務白皮書》,聯合軍工院所打造“研-采-產-銷”一體化聯盟,探索并逐步實施供應鏈金融、數據、標準認定、產品銷售、產業協同等增值服務。 科技賦能,強軍保供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,要健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。 中國兵工物資集團正以數字化之力,加快建設科技型先進兵器供應鏈服務體系,為軍工供應鏈生態書寫新時代答卷。 |
||
關閉窗口 |
| ||
| ||
| ||
|